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节(1 / 2)





  苏卫华接过来一看,顿时瞪圆了眼睛,“二哥是队里拖拉机手?”

  苏卫民仰着下巴,嘚瑟的没眼看了。

  苏卫华惊呼道,“我有福叔咋选的?”

  苏卫民道,“现在咱们队里的大队长可不是有福叔了。”

  “换队长了?”苏卫华念书这几个月一直没回来,放假都留在学校自学,压根不知道队里这几个月大变样了,他好奇道,“有福叔当的好好的,咋不当啦。他乐意?那谁接班啊。”

  苏青玉道,“回去就知道了。”

  等回到苏家屯的,路过大队部,看着自己大哥人五人六的从里面出来,气势足足的,还听着建学校的社员们跑过来找他请示工作,喊他大队长,苏卫华惊的说话都结巴了。

  “我,我大哥?大队长?”

  “对啊,现在大哥已经当大队长啦,咱现在在建学校呢。”

  “……”

  苏卫华都不知道该说啥了,拎着行李跟苏青玉他们回家,还特意去食堂看了苏叶她们。

  苏家女同志们忙的脚不沾地的,压根顾不上苏卫华。连苏叶都是摆摆手,嘴里巴拉巴拉的说着,“走走走,别打扰我为人民服务。”耽误了咱表现的机会。

  苏卫华愣是觉得自己和做梦一样的,这才几个月啊,家里咋大变样啦,他都要认不出家里人来啦。

  回到家里,苏卫华还没反应过来,拉着苏青玉的袖子,“姐,咱家咋变成这样啦?”

  苏青玉道,“这有啥奇怪的,我说过了,大家都要越过越好的。咱还能说话不算话?”

  苏卫华麻溜的摇头。

  青玉姐说话可真是厉害啦。连家里家里哥姐都变成这样了。

  那青玉姐说他以后要念大学……

  他激动的抿着嘴笑,“姐,我会好好念书的,我保证。我一定会当咱学校的第一名的。”

  苏青玉道,“全校第一名算啥啊,咋样也要当个全县第一吧。”

  苏卫华心里一个咯噔,觉得有些害怕,然后转念又想到……“姐,咱县里就一个高中呀。我这算全县第一吧。”

  苏青玉:“……”这都是教育资源的缺失!搞的孩子一点竞争环境都没有。

  ……

  寄到海城的信几天就到了苏军强的手里。

  他打开认真读了一下。发现他闺女还很实在,一句和他说的话都没有,说寄文章就还只剩下一篇文章 。

  他琢磨着电话里不方便说,信里也不写。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让孩子连信都不敢写了。

  苏军强自我脑补一番,然后再看闺女写的文章。

  看完眼前一亮,他闺女这念书成绩不咋样,但是去了乡下,还真的成长不少,写的文章也很不错。

  很符合主流思想。

  而且也展示了她作为知识青年的觉悟。

  这稿子要是刊登了,到时候谁还能说他苏军强的闺女思想觉悟不行?谁还能说他不会教育孩子?

  必须刊登。

  苏军强在海城多年,还是能找着一些人的。

  刊登一篇思想复合主流的文章,还是很方便的。位置都不需要太好的,就一个小角落就行了。

  因为是熟人,原本需要放个一阵子的稿子,也直接排在了前面了。立马就给安排了版面。

  争取在辞旧迎新之际,发表一篇知青同志插队见闻。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男主会出来的很晚,因为他的身份和以前男主身份不一样。

  第49章

  海城作为大城市, 每天报纸信息不少。

  但是作为知青的文章却不多。所以苏青玉那篇文章虽然所在的版块很不突出, 但是标题却很吸引人。

  知青插队的时候写的文章啊。

  还是海城的知青呢。

  好多单位的工人看报纸的时候, 基本上都读了这一篇文章了。

  看完之后就一个想法, 这个知青还真是去搞农村建设了,要不然也写不出这么具有深刻意义的文章了。

  当然, 对于华南省的人来说,文章内容咋样,他们不关心。他们完全是被那个知青的落款给吸引到的。

  是他们华南的知青啊。

  华南知青写的文章,都上了海城的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