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7节(1 / 2)





  卫临修低低笑了起来,景溯面色一沉,将他猛地推开,然而楼上却忽然间轰然作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倒塌,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

  有焦味传出来,短短一眨眼的工夫,火舌席卷了四周的廊柱,滚滚浓烟冒出。

  摘星楼结构特殊,由松木料建成,各层之间廊柱贯通,一处起火,火势初起时难以察觉,等到被发现为时已晚,顷刻间便可蔓延到各层之间,将里面的人团团困住。

  卫临修手里的蜡烛滚落到一旁,烛火燃着帘帐,加大了火势。

  浓烟钻进鼻腔,柳凝呛咳了两声,不敢置信地看向始作俑者:“你疯了?”

  他设计了这场大火,自己也会葬身其中。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么?”卫临修笑道,“卫家、萧家、我的恨、你的恨,理不清楚又放不下,倒不如干脆全葬在这场大火里,一干二净。”

  他笑得有些疯癫,像是痛苦,又好似解脱了一般。

  柳凝怔怔瞧着,觉得自己或许并不真正了解这个人。

  “他疯了,没必要与他耗着。”景溯在耳边匆匆道,“阿凝,我带你逃出去。”

  二层的火势虽不如楼上强烈,但再等上一会儿,横梁坍塌,那就谁也出不去了。

  景溯拉着柳凝的手腕,一路朝窗边奔去。

  这里火势小些,且窗沿下的墙边绕着几株藤蔓,若是抓住了顺着往下,尚能抢得一线生机。

  景溯跨坐在窗框上,小心地避开着火处,一只手去扯外面的藤蔓,另一只手拉着柳凝。

  柳凝大口喘息着,正要像他一样从窗边翻过,然而裙角却被猛地向后一拽,险些朝后栽倒。

  她回头,看到卫临修冷笑地望着她,死死揪着她的衣角。

  火苗窜得很快,距离他们所在的越来越近,就连卫临修袍摆上,也窜起些小小的火苗,他毫不在意地踩灭,眼睛却定定盯在柳凝身上。

  柳凝与他相持不下,热浪扑面,眼前出现了朦朦胧胧的重影。

  再这样下去,连景溯也会葬身火海,柳凝侧头看了一眼,刚想开口,他却好像一下子就看出她要说什么。

  “别说什么让我先走的话。”景溯摇了摇头,轻声道,“如果没有你,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我们会一起逃出去的。”

  他说着,抓紧了她的手,整个人带着她往窗外一翻。

  凌空翻跃的力道,一下子将裙边布料扯开,景溯箍住柳凝的腰身,一只手虚虚握着藤蔓,两个人的衣衫被风带起,像是一双蝴蝶,轻飘飘地朝下坠去。

  卫临修的手心里只剩一块绸缎,他咬牙,企图伸到窗外去捞,烧焦的廊柱却在此时轰然倒塌,将他压在了下面。

  楼下的兵士们见着了火,纷纷到春池边舀水救火,喧闹声中夹杂着宫人们的哭喊,乱作一团,好大一番折腾过后,火终于灭去,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此时恰值破晓。

  一缕雪光从云层中破出,仿佛劫后余生,屹立了十数年的摘星楼,在一场大火后灰飞烟灭,精美繁华不复,只留下一摊黑漆漆的废墟。

  第123章 此生不见

  先皇殡天, 太子继任为新帝。

  关于先皇的死因,众说纷纭,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除夕宴上有刺客行刺, 一路追杀至摘星楼, 太子带禁卫赶至摘星楼救驾,未果, 最终刺客与先帝在一场大火中同归于尽。

  也有说法是太子篡位谋逆,不过这样的声音很快被压下去, 新帝上位, 手段杀伐果决, 凡有不平之处, 一律大刀阔斧地剪裁整治,没多久朝中浪潮便消停下去, 重新恢复了平静。

  新帝继位没多久,便翻出了十数年前一桩旧案,命大理寺重新审理。

  是萧家那桩案子, 当年判的叛国通敌,满门抄斩, 一家数十口人死了个一干二净。

  如今旧事重提, 朝臣们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只当萧家是沈家的旧交, 想要借着翻案, 来提一提沈家的尊荣。

  萧家之案疑点重重, 卷宗上亦有不少囫囵马虎之处, 案子推翻重来,很快得出结论——当年萧家叛国通敌之罪,纯属子虚乌有, 是冤罪。

  尘封了十数年的冤罪终于重见天日,新帝下令为萧家建碑,同时追封国公之爵,以表追思。

  翻案昭雪这日,景溯去了东宫。

  一场动乱过后,宫中建筑尚在重建,柳凝便暂时被安置在这里休养。

  他把萧家翻案的卷宗递给柳凝,她接过,一字一句细细看过,双眼有些湿润。

  “……谢谢殿下。”

  良久,柳凝才说出话来,随后忽然意识到,站在她面前的已经是这个国家的新帝,正要改过称呼,却被景溯按住了唇。

  “别谢我。”他轻轻说,“萧家历代忠良,就算不出于私情,我也会为其昭雪平反。”

  柳凝站在屋檐下,静静抚摸着手中的卷宗。

  她努力了这么多年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她的家人不必再背着莫须有的罪名,可以安安心心地合上眼了。

  树枝上挂着积雪,一片银装素裹,他们在回廊边坐下,这些时日景溯忙于朝堂之务,与柳凝聚少离多,几乎没怎么见过。

  之前摘星楼那场大火里,她受了些许轻伤,如今十来日过去,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

  但她的精神却不是太好。

  此时亦是,她靠在廊边,瞧着温柔平静,眼底却不经意流露出一抹郁色。

  景溯知道症结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