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1 / 2)





  一国嫡亲公主下嫁到他们建忠侯府,本就是他们建忠侯府高攀,但她嫁进来时,孝顺公婆,和睦妯娌,与建忠侯府共进退。

  ---

  南嘉元年冬,边关战败。

  “自南兴元年来京城,儿媳从未求过任何人,但是子靖跟瑶瑶让我明白何为为母则刚,子靖是男儿,相信未来朝堂定有他的容身之所,而瑶瑶是我唯一的女儿,所以我将她托付给母亲。”

  “她已经没了母亲,这一生,我就希望她能岁岁平安。”

  “你?”老太太紧紧的握着她的手,“帝王之心昭然若揭,若实在不行,何不顺势迁就?”

  “既为建忠侯之妻,那定不相负。”

  ……

  “子靖。”老太太老泪纵横,喊他一声。

  “而且祖母可知,若晗姑娘有可能就是瑶瑶。”

  第36章 “一切的真相。”

  早起, 郑二爷入了宫,朝永嘉帝面圣,道, “圣上。”

  “郑爱卿有事要与朕说?”永嘉帝挑了挑眉, 问道。

  “臣确有一事要与陛下说。”甚少面圣的郑二爷有些紧张,但想起自家女儿这几日那般惆怅, 便道。

  “那郑爱卿且说着,朕听着。”永嘉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道。

  “微臣不才, 不能像兄长那般为朝堂分忧, 心中惭愧, 但是微臣小女静伊对太子殿下情深一片,说哪怕为太子殿下妾室也甘之如饴。”说着, 郑二爷微微顿了顿。

  常公公看了郑二爷一眼,帝王虽然对建忠侯府甚是厚待,但还容不得挑衅。

  “所以郑爱卿的意思是?”永嘉帝神色淡薄的看了他一眼, 道。

  听出帝王的不悦,郑二爷将头低得更低, 道, “臣作为一个父亲, 看小女这般也于心不忍, 所以还请陛下能够成全小女一片心意。”

  “郑爱卿护女之情让人感动, 但国舅府若晗姑娘还未嫁入东宫, 郑二爷此举未免有些不妥吧。”永嘉帝淡淡道。

  郑二爷儒雅随和的神色微变, 刚要开口,永嘉帝打断他的话,“郑爱卿的意思朕知道了, 建忠侯府为我朝江山付出良多,朕会酌情考虑。”

  “送郑爱卿出宫。”

  常公公叹了一口气,都是为了这东宫荣华。

  “陛下,丞相大人有奏折。”须臾,小太监又呈上一道奏折,道。

  永嘉帝拿来看了一眼,怒极反笑,“往日倒没见他们这般心疼女儿,现在赐婚过后,都一个个来做好父亲了。”

  “宣太子殿下入宫。”

  等宦官到东宫的时候,秦辞正在批阅奏章,姿态惊艳清华。

  “奴才参见太子殿下,陛下宣你入宫。”内侍放轻脚步,走到他面前,道。

  及至近前,才发现太子殿下正在作画,内侍赶忙低下头。

  秦辞刚勾勒出一笔,闻言慢悠悠道,“何事?”

  这是不想进宫了?

  内侍险些将头埋在地上,小声道,“好像是今日郑二爷进了宫,说是要给殿下纳个侧妃。”

  “进宫。”看着画中的小姑娘,秦辞合拢画卷,神色薄凉道。

  内侍心一抖,太子殿下这番模样,分明是生气了。

  “奴才参见太子殿下。”看到玉阶下缓步而来的秦辞的身影,常公公笑着道。

  难怪都说东宫太子殿下凤仪可抵帝王。

  “儿臣参见父皇。”秦辞走进内殿,对永嘉帝道。

  永嘉帝看他一眼,不疾不徐道,“太子请起。”

  “想必太子也知道朕的来意。”

  秦辞未应,永嘉帝笑了一声,道,“丞相府跟建忠侯府都是咱们京中有名的望族,同样对朝堂也做出了颇多贡献,如今竟说自家女儿哪怕嫁给太子做妾也甘愿,言辞恳切,朕也不好不应。”

  “儿臣只娶一太子妃。”秦辞神色愈发薄凉,道。

  小太监低着头给秦辞奉上一盏茶。

  “那柳二姑娘是长安城第一美人,静伊姑娘是建忠侯府的姑娘,一文一武,难道太子丝毫没有怜香惜玉之情吗?”永嘉帝笑着挑眉,打趣道。

  “没。”秦辞姿态崭然不动,道。

  “那是若晗姑娘之幸。”永嘉帝扬了扬眉,“既如此,那朕替你拒了建忠侯府跟柳丞相。”

  “多谢父皇。”秦辞将红玉盏搁下,道。

  “太子有心了。”永嘉帝点头,“朕已让钦天监算好了日子,七月七日夜乞巧是个好日子,太子去国舅府纳彩吧。”

  礼部的事永嘉帝一早得知,自然知晓东宫的吩咐。